游客
题文

郭蒿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他

A.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
B.批评洋务派与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都没有触及根本
C.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学习西方技术
D.认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梁启超曾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革新图强运动
B.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洋教运动风起云涌
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艰难起步
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斗争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居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