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 会议 |
粮食产量指标 |
棉花产量指标 |
| 1956年中共八大 |
2500亿公斤 |
4800万担 |
| 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7500亿公斤 |
15000万担 |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小李同学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 A.风俗画 | B.文人画 | C.宫廷画 | D.民间风情画 |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 B.二人的政治立场明显不同 |
|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 D.二人的才学、才气的差异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下列两个唐朝诗人中,前者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
而后者的诗作则充满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

| A.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 |
| B.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
| C.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 |
| D.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 |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
|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