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在回顾遵义会议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写下诗句:“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诗中“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 A.陈独秀 | B.毛泽东 | C.周恩来 | D.邓小平 |
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
|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中,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 A.以独立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C.“求同存异”方针 | D.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