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
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
C.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
D.中国的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
如下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② 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地位
③ 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 日本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 B.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
C.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 |
B.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不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
C.美国罗斯福新政兴建水利工程,利于农业生产 |
D.苏俄政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由男性公民参加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情境,最有可能发生在
A.古代中国 ` | B.古代印度 |
C.古代雅典 | D.古代埃及 |
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一国两制”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