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史无前例”的雾霾于2013年6月19日晚袭击了新加坡,让该城市国家陷入一片紧张。不过,这场雾灾的罪魁祸首不在新加坡,而在邻国印尼。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的农民和油棕园主趁着干旱季节烧芭蕉林清地,烟尘一路飘到了新加坡。
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烟雾扩散示意图。
描述苏门答腊岛烧芭蕉林所致烟尘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4.读太原(图)和天津图两城市示意图,回答:
(1)两城市在区位因素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表,分析:
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1999年6月×周)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
太原 |
218 |
TSP |
IV |
天津 |
82 |
TSP |
II |
注:TSP为总悬浮颗粒 |
A.两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都是TSP,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5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有何互补性?
43.渎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海域的资源优势。
(2)B河流是世界最长的__________,该河流注入__________。
(3)请分析图中区域自西向东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原因。
42.读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
(2)描述乙地传统民居景观特征,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说明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
(3)补绘丙库区与沿岸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此时正确的环流方向,并简析水库建成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41.下图中两幅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3)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迅速崛起,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都市圈。试分析该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5)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4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茶马古道主要线路图。“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 ……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1)读以上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2)马帮运输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