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种思想
①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           ②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
③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           ④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英国学者贝弗里奇认为:“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这种思想属于()

A.重商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 D.重农主义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工业生产 B.实行“以工代赈”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于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还要难
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有要
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

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
C.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