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   (沿海/内陆)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的形态因自然环境而异,有的聚落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延伸呈   (团块/条带)状。
(3)   (非洲/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4)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   (北/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   (北/南)部。
(5)从海陆位置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   (沿海/内陆)地区
(6)从地形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   (平原/山区)地区,高原、山地则经济比较落后。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辽宁省营口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冰洋沿岸地带是 气候,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是 气候。导致上述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
(2)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 气候显著的特点。

如图为俄罗斯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山;B河流最终流入 洋;按照五带的划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
(2)俄罗斯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能源、钢铁、机械等 (轻、重)工业;以C 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资料1: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资料2:“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 洲和 洲三大洲。
(2)“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上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海峡和亚非分界线 运河。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货运繁忙,其中从波斯湾地区运出的货物比重最大的是 ,这种货物从波斯湾地区运往东亚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运输。
(4)沿“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直至西欧,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 (增加、减少),再逐渐 (增加、减少),形成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如图为某岛国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国是东亚的 ;该国海岸线 ,多优良港湾,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海沿岸.
(2)A是 岛;该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聚落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