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甲 洲出发,经乙 海东行,途中所经过A地的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所示,描述其气候特征:
。(要求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1分)
(2)马可·波罗东行途中,从B到C地沿途自然景观呈现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 。
(3)马可·波罗返回时经过的E海域位于 洋,因该海域地处板块的 (交接或内部)地带,故地震频发。
(4)马可·波罗返回的途中,在F处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下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冻雨,出现了大冰灾 |
B.当地传统民居是富有特色的高架屋 |
C.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清真寺诵读《古兰经》 |
D.许多热情奔放的黑人跳起草裙舞 |
读图,完成有关要求。
(1)A点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地,
(3)③地在④地的____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_____方向, ①地在④地的________方向。
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
(1)C_ __、D_ _、E _ _。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 _米以上。
(3)图中A处位于B处的_ 方向。
(4)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 ___处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甲乙丙三地的经纬度坐标:甲 ,乙 ,丙 。
(2)位于北半球的点是 ,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乙位于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
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图,
读后回答。
(1)公路BC两端点B、C的指向分别是 、 方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方向流向 方向。
(3)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
暑假期间淄博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如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第一站(1)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 山脉.该山脉西侧为 省,东侧为 地形区.
第二站(2)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 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是: ; ;
等.
第三站(3)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 ,它位于黄河支流 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