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
B.I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C.I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D.I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
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2Na + 2NH3 → 2NaNH2 + H2↑ | B.NH3 + HNO3→ NH4NO3 |
C.4NH3 + 6NO → 5N2 + 6H2O | D.3SiH4 + 4NH3 → Si3N4 + 12H2 |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
①3SiO2+6C+2N2Si3N4+6CO,也可由SiCl4的蒸汽和NH3反应制取:
②3SiCl4+4NH3Si3N4+12HC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②属于离子反应 |
B.若制取等量的Si3N4,则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目必然相等 |
C.反应①的氧化剂是N2 |
D.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
已知:①向饱和NaCl的氨气溶液中持续通入CO 2气体;②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气体。最终两种溶液中均会析出NaHCO 3晶体,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①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Na ++NH 3+CO 2+H 2O =NaHCO 3↓ + NH 4 + |
B. | ②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Na ++CO 3 2 -+H 2O+CO 2= 2NaHCO 3↓ |
C. | 上述变化说明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 2CO 3> NaHCO 3> NaCl |
D. | 向饱和CaCl 2溶液中加入浓Ba(OH) 2溶液,也会析出晶体 |
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B.第三周期中,D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
C.A、B、C三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E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