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原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对之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在这里,福熙的实际意思是指《凡尔赛和约》
A.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埋下世界二十年后冲突的种子 |
B.对德国过于宽容,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 |
C.对德国过于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 |
D.体现了过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
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右图是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以下图片说明东汉时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进步 |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
“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
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 |
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文化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喜爱那根链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
D.东亚的发展既吸取了西方文明,又继承了儒家文明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 B.汉代经学 | C.隋唐佛学 | D.宋明理学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