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测是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第2步: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在①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②号试管注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充分的搅拌。
第3步:将2支试管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
第4步:在2只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夜,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①你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由于你的大意,某一步操作失误导致了实验现象不明显。请判断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其中喂正常食物的一组老鼠起作用。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 ①观察 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有几个选几个)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4株青菜幼苗并编上序号,分别放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见下表),每天定时观察这4株青菜幼苗的生长状况。
青菜幼苗 |
①号 |
②号 |
③号 |
④号 |
环境 条件 |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
遮光, 适量浇水 |
光照充足, 不浇水 |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
请进一步探究,并思考下列问题:
(1)当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号青菜幼苗。
(2)当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号青菜幼苗。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在铁盘中央处放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实验结论应取平均值,目的是
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了如下验证实验:
(一)实验原理:植物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可以根据这一颜色变化来判断植物是否发生光合作用。
(二)材料用具: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是白色的,无叶绿体)、不透光的黑纸片、曲别针、大小烧杯、培养皿、滴管、镊子、酒精灯、三角架、铁丝网、火柴、酒精、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NaOH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
③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黑纸片。
④将叶片M、N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⑤把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然后把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四)请根据实验来完成以下的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处理目的是: ;步骤②中固体NaOH所起的作用是 。
(2)预测ABCD四部分的实验结果: 。
(3)实验结论: 。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M的所有细胞内都能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请你根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的体会,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 .
(2)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一个不同,这个变量是 ;
(3)如果要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 和 的对照实验;如果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