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研究某池塘(溶氧充足)中2米深处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设计了黑白瓶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体积适宜的透明玻璃瓶,标号1、2、3,其中1号瓶用锡箔纸包住遮光。用三个瓶子在池塘2米深的相同位置取满水,测3号瓶的溶氧量,记为a。然后将1、2号瓶放回取水处,24h后取出,测1、2号瓶的溶氧量记作b、c。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c-a可用来表示该处植物24h的光合作用净值
B.c-b可用来表示该处植物24h的光合作用总值
C.如果没有3号瓶,不能测出该处生物24h内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
D.如果没有3号瓶,也可以计算出该处生物24h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减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l,其原因是()

A.出现了无氧呼吸 B.分解了脂肪
C.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 D.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少,原因是无氧呼吸中绝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散失了,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了ATP
D.只要产物有水生成,则可断定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

实验小组想利用下列装置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在两个装置中放入的试剂和材料等操作,正确的是





理科综合试卷第13页(共 页)

测定光合作用强度
测定呼吸作用强度
甲装置
乙装置
甲装置
乙装置
A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B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C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光照,死亡的植物、NaOH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死亡的植物、NaHCO3溶液
D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遮光,死亡的植物、NaOH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