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E          ;小溪处所在地为       
(2)A、B、E三地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地。      
(3)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比较,______地气
温更高,大约高      ℃。
(4)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图三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和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C______河流D______
地形区E________ F________
(2)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试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河湖三方面分析)。
(3)图中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称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4)B地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城市④___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请对它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回答两点即可)
(6)假如你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你想去哪些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处)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平原,B是山脉。
(2)A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3)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下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对照大庆工业结构图,说说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5)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是_____________,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6)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为了实现东北三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你有哪些“金点子”?(至少两条)

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位置记录。
请你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日/月
1/9
2/9
3/9
4/9
5/9
位置
20°N
150°E
15°N
165°E
5°N
180°

170°W
10°S
160°W

(1)在下面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9月1日、9月3日、9月5日的位置,并连成航线。

(2)军舰大致位于(海洋), 大致在往 方向航行。
(3)9月1日,军舰在 半球(南、北半球),和 半球 (东、西半球);9月5日军舰在 半球(南、北半球)和半球(东、西半球)。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是由____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___,世界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地带。
(2)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4年12月11日5时3分,在台湾新北市附近海域(北纬25.6度,东经122.4度 )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 260公里。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台湾发生地震的原因。
(3)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___________,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常常形成___________,运动该观点,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①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会消失,为什么?
②科学考察表明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③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为什么?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图中A半岛上的人们主要信仰 _____________.这里的男人们头上缠着头巾、身着白色长袍,你认为这种服饰文化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石油资源 B.气候特点
C.审美情趣 D.种族冲突
(3)图中B大洲目前还无人定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真正的“主人”是 ____________,它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4)“地形雨”形成示意图中的C.D二点,降水多的是_________点,为山地的 _________坡.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