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内容,请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分别从孩子和成人的角度,设计两条广告宣传语。要求:能鲜明表达广告主旨,每条10-20字。
孩子无奈地看着窗外飘着的风筝。画面上出现了三句话:楼下有人放风筝;我一点也不喜欢弹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玩,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
(1)从孩子的角度:            (2)从成人的角度: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照材料中的句式,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0个字。
人们重新解读历史,是历史传承的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这种解读不仅是为“发思古之幽情”,也是为了对现实给予关怀。历史剧对历史题材做当代性的艺术演绎,做必要的艺术虚构,本无可厚非,但是任意篡改历史,捏造历史,却是要不得的,是反历史主义的。无论你怎样重新解读历史,都不能改变历史已经留存下来的真面貌;无论你怎样重新解读历史,都不能改变历史已经做出来的结论;无论你怎样重新解读历史,都不能改变已经由历史凝定的民族情感。一句话,不能让价值发生倾斜以至于崩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这样的情况,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
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节选自《“鲁迅”的“现代价值”》钱理群)
以下选项不属于文题中的“鲁迅”一词范畴的一项是 ()

A.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讲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实践。
B.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
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

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D.20 世纪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世界性所表现出的两种形态——平行性与相互影响性。

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好,是鲁迅的研究者,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与发展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C.文中所说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因此也包括一批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D.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是一种“文化反抗”和“文化坚守”,这也正是作者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的原因之一。

仿照示例,选择下面提供的文字部件组成两个新的汉字,并分别撰写一段该汉字的解说性文字。要求:至少使用比喻或拟人中的一种修辞,字数不超过30个字。


例:日寸
时:当日光的背影一寸寸变矮的时候,人们才惊觉那就是时光。

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