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带电小球(可以看成点电荷),A球带电量为+2q,B球带电量为-q,将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A球加速度的大小为B球的3倍.现在AB中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C(也可看作点电荷),再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释放瞬间两球加速度大小相等.则C球带电量可能为 ( )
A.q B.
q
C.q D.
q
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t=0时,波刚传播到x=40m处,波形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受器(图2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接受器在t=2s时才能接受此波 |
C.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m |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接受器收到波的频率为10Hz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静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粗糙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
A.(M+m)g | B.(M+m)g-F |
C.(M+m)g+Fsinθ | D.(M+m)g-Fsinθ |
手托着书使它做下述各种情况的运动,那么,手对书的作用力最大的情况是
A.向下做匀减速运动 | B.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
C.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 D.向上做匀速运动 |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符合伽利略的推理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
C.维持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
D.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3
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
的子弹以速度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穿出木块时的速度为
;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同子弹仍以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则子弹( )
A.不能射穿木块,子弹和木块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
B.能射穿木块 |
C.刚好能射穿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速度为零 |
D.刚好能射穿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速度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