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下旬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上行,特别是近日受中东局势动荡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攀升。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5元和225元,伴随国内油价上涨,中秋节后“寒气袭人”,汽车经销商们普遍表示汽车销售遇冷,交易量降幅从三成到五成不等。“就海马汽车来说,销售量要比年前下降30%到40%。”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请你分析节后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现在想买车,你如何选择?
(2)如果你是该汽车制造商,请立足影响价格的因素,提出走出困境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旅游正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一种时尚选择。某网站公布的“2014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显示,高达98%的受访者都表示明年有外出旅游的打算。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旅游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一种时尚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估算,到2015年,全球39%的原油将来自海底;到2020年,全球海洋经济产值将达3万亿美元。目前,很多国家海洋油气产值已占海洋经济总量的50%,而我国尚不到10%;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4%以上。对我国而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材料二《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指出,受到国际格局的影响,海洋大国对海上要道的争夺与竞争从未停歇,海上安全面临着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的双重隐忧,海岛归属的争端不断升温,我国海洋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战略方向,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维护海洋权益?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央行推动金融市场改革的举措
时间 |
举措 |
1996年 |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
1998年、1999年 |
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
2004年 |
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
2012年 |
进一步扩大金融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
2013年7月 |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现实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一理论突破为利率市场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举措进行评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5——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消费比较表
注: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3. 37%。截至目前,日本、韩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70% ,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材料二城镇在聚集人才、聚集科技、聚集产业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未来10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交通、医院、学校等,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幸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6分)
材料三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山东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2)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8分)
材料一 2013年12月的第一周,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受其影响的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及盖了中国将近一半的国土。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蓝天,白云”。
材料二面对频发的雾霾天气,专家指出,治理雾在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要加强科技引领,做到标准先行,逐步压缩综合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重点加快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的调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蓝天,白云”。(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认识和治理雾霾。(s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