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读图并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注:海外并购是指一国企业对另一国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进行兼并收购的经济行为。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2010年我国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简述我国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常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当天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积累新经验,对激发我国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请简要分析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2)结合古典经济学,分析中国如何赢得新形势下经贸发展的优势。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于2014年4月18日开始每周五晚上9点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纪录片一共七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
材料一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能够再次走红,也与当前社会普遍的食品安全现状有关。正如网友在微博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其实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一个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添加剂、致癌物、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感悟到“舌尖”的文化与乡愁之后,或许更应该想想,如何让日常生活中的那个“舌尖上的中国”,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好。
材料二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讲述了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与以往的国产纪录片制作的步骤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依据西方美食学的理论进行建构,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细节表达方式更贴近观众,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网友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怎样实现文化创新的。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的观点进行评析。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的国情,关键在党”。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必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保障,必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为什么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赴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李克强深入灾区的学校、医院、街道、农村,实地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并指示当地干部要把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尽一切努力抢救伤员,组织群众因地制宜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职能?除此之外,政府还有哪些职能?
(2)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灾区重建?
(3)材料表明的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坚持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