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及今年全国“两会”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为此强调,我们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坚持‘生态美’。”漳州这座美丽的生态之城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理念都“先行一步”。早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战略。如今已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正在展现于漳州百姓的面前,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漳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工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倒逼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根据漳州的山、海、江、林、田、园等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就简,走出一条城市与乡村统筹、环境与产业互动共享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路子。
漳州市政府把以人为本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一环两带七主题”的总体结构建设郊野公园,它既是娱乐休闲的地方,也是运动、文化活动的场所,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目前漳州还制定出五年行动计划,保护古街古城古堡,建设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还强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通出行方式一定要合理,要节能减排,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原则,增强环保意识,将生态意识纳入教育中,提高市民的生态文化素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漳州是如何实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战略的。
(2)结合材料,谈谈漳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百姓富、生态美”方针,让人民群众享受“绿色福利”政治学依据。
(3)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漳州市是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方针,离不开市民的参与,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动员市民的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贫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10年风雨10年跨越,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深刻启示弥足珍贵.加入世贾组织,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护大了就业总量,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向世界敞开大门,不仅惠及我国13亿人民,而且给世界带来了繁荣发展。10年过去,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约束强化,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材料一
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健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材料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时、11票弃权,表
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在此
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
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枕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
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向心力.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凡是世界上华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到龙的身影,龙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标志,龙文化得到了世代传承和弘扬.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今天对龙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012年1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非洲联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贾庆林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将始终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贾庆林的上述演讲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
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
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
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