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
桂 枝 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故国:指金陵(今南京市)。②初肃:开始出现肃杀之气。③练:白绸。④簇:聚集、簇拥。⑤酒旗:又称酒帘。酒店前挂的作为标志的布帘。⑥星河:此处指长江。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气象宏阔;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 |
B.上片最后一句描写了游艇画船映衬着白云蓝天,一群白鹭在洲渚腾空而起的壮美景象。 |
C.“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悲叹。 |
D.词末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
B.“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
C.此词景物有虚有实,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风格雄浑,用典贴切自然。 |
D.此词借花言志, 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写出此花一片高洁心志,满腔似火热忱,实为词人自慨平生,孤高自许。 |
名著阅读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选自《繁星春水》)从小诗的“从前”与“现在”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
这首小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上的街市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③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④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1部)。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
D.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
第 ③④两节诗描绘了 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对第②节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加点的“想”字总领下面诗节,标明由上一节的联想转入想象。 |
B.两个“定然”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不会有的。 |
C.诗句中“珍奇”一词是名词,指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
D.诗人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完成小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
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写法上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两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列古诗。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草木到_________。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