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B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一时刻图像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 开始到 为止。
(2)图A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导致该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原因是 分裂为两个;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
(3)图B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 段,此时期细胞中含有 个DNA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 以后,精确地 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下图是人体脂类代谢及内环境调节部分机制图示意图(IDL为中密度脂蛋白,图中字母代表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F是 ,下列关于VLDL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可以运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B.可以水解成小分子脂质为组织细胞供能
C.吸收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运回肝脏
D.LDL、IDL和激素E可促进VLDL的形成
(2)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 (填字母)的分泌量将会增加, 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3)若当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 ,引起B物质的分泌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含量将 。
(4)I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据此推测:I型糖尿病是由 决定的。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促进甘油三酯合成
B.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C.促进肝糖原分解
D.RNA能参与胰岛素的生物合成
(5)下图分别表示足球课上一位学生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的每分钟血流量、耗氧量数据。其中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状态时,肌肉的相应变化最大,分析其中的原因: 。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部分反应、 光合产物合成利用代谢途径如左下图。 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 1 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 1 分子 Pi (无机磷酸)。请回答:
(1)图中所示①过程为 循环 ,该循环从一个 开始,每形成1分子三碳糖磷酸需经过3轮该循环,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物质a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细胞利用。
(2)磷除了是叶绿体内核酸和酶的组分外,也是光反应为②过程提供 的组分。
(3)植物叶肉细胞①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淀粉
C.②发生反应生成三碳糖磷酸属于还原过程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a含量会升高
(4)若a合成或输出受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进入叶绿体的Pi数量减少,导致①反应减弱
B.进入叶绿体的Pi数量减少,导致①反应增强
C.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叶绿体内外膜的间隙
D.三碳糖磷酸对①反应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右下图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 ℃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5)右下图中的A点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中B~D时,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S1、S2或S3)。
(6)当光照强度处于右下图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请据图中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酵母膏 |
无机盐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 |
+ |
+ |
+ |
- |
+ |
+ |
(1)据表判断,培养基 (“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配制培养基时,在各种成分都熔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多选)。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E.无菌滴管
F.接种环
G.玻璃刮铲
(3)有同学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左下图。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
(4)教师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纤维素分解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右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夏季分解植物桔杆,理由是 。
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胃窦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能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如下图。
(1)图中a结构为 。当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最终引起了胃蠕动减慢,b神经属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图中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
(3)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当甲肝病毒通过胃部初次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
图11为中国水仙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图12为中国水仙根尖染色体核型分析照片,据图回答问题:
(1)图11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2)细胞内丙酮酸脱氢酶的合成运输加工场所有 (填序号), 最终被转运到 (填序号)发挥作用。
(3)新转录产生的mRNA转运至细胞质需穿过⑥上的 ,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 性。
(4)由图12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 (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
①萼②花瓣③雌蕊④花药⑤花芽
(5)将全部DNA分子双链均被32P标记的雄性动物某个细胞①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形成4个子细胞(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子细胞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及细胞分裂方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若细胞②和③中的染色体均含有32P,则进行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
B.若细胞②和③中的染色体均有一半含有32P,则进行的一定是有丝分裂 |
C.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细胞④、⑤、⑥、⑦中各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 |
D.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细胞④、⑤、⑥、⑦中全部染色体均含有3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