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 | B.糖原 | C.胰岛素 | D.氨基酸 |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 |
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发挥作用 |
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 |
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 |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
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