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细胞外Na+浓度高于胞内,而K+浓度胞内高于胞外。如图表示神经细胞兴奋前后对Na+和K+的通透性情况。根据神经细胞的生理特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载体A、C运输相应的离子时消耗ATP,载体B运输相应离子时不消耗ATP
B. 兴奋时,Na+内流区域与邻近区域由于带电物质分布差异形成局部电流,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C. 静息电位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造成Na+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维持静息电位
D. 动作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 B.白细胞吞噬细菌 |
| C.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 D.缺水时感到口渴 |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
|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
|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
|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
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
| B.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
| C.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 |
| D.淋巴细胞可与②或者①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
|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 D.Ca2+、载体、氨基酸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
|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
|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