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也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下列对丙组实验的子代推测错误的是
A.若b1﹥b3﹥b2﹥b4,则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
B.若b3﹥b1﹥b2﹥b4,则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
C.若b1﹥b2﹥b3﹥b4,则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
D.若b3﹥b4﹥b1﹥b2,则黑毛∶褐毛大致等于1∶1
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 )
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ATP④脂肪⑤RNA
| A.①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下列物质与其基本组成单位,对应有误的是()
| A.抗体——氨基酸 | B.糖原——葡萄糖 |
| C.RNA——核糖核苷酸 | D.脂肪——磷脂 |
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
| B.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
| C.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
| D.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
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C.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
| BB |
Bb |
bb |
|
| 男 |
非秃顶 |
秃顶 |
秃顶 |
| 女 |
非秃顶 |
非秃顶 |
秃顶 |

A.非秃顶色觉正常儿子的概率为1/2
B.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C.非秃顶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