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
B.用图乙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
C.用图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
D.用图丁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
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③④⑤⑥⑦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
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
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所以K3C60是电解质 |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
C.离子键的本质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 |
D.变化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则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
B.c(N2)∶c(H2)∶c(NH3)=1∶3∶2 |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
D.单位时间里每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2 mol N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