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0~T秒内,力F做功为W,T秒末撤去外力F,已知该物块从零时刻出发,在2T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0~T与T~2T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
B.物块在1.5T秒末离出发点最远 |
C.物块返回出发点时动能为W |
D.0~T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
一质点在直线上运动,其位移表达式为x =" 10" t - t2 (m),则
A.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质点加速度大小为1m/s2 |
C.质点加速度大小为2m/s2 |
D.质点初速度大小为10m/s |
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减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
C.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
光滑斜面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
A.物体运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L/t |
B.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
C.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2L/t |
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时间是![]() |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2s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
B.在2s末乙追上甲 |
C.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
下图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