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 |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A.种内斗争 | B.种内互助 |
| C.竞争 | D.互利共生 |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
|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
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 B.水葫芦与浮萍 |
| 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 D.螳螂与黄雀 |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B.种群增长量最大 |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