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雾霾迷城 路在何方】
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体十分有害。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雾霾现象增多且危害加重。2013年12月上旬,我国多地遭遇严重雾霾,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雾霾天的元凶何在?以北京为例,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排放占15.7%。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40多年前,穿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曾泛着恶臭,两岸森林遭受酸雨之害。而今天,包括莱茵河流域在内的德国多数地区已实现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在转变过程中,德国的100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功不可没。从车辆限行、限速、提高燃油品质到惩罚污染企业、强制部分汽车加装尾气过滤装置,一系列组合拳,提升了空气和环境治理的效果。
【美丽中国 齐心共治】
人们抱怨雾霾天气时,有多少人正手握方向盘开车上路?在利润的追逐中,又有多少企业把资金用于减少排放?我们既是雾霾的受害者,我们也是造成雾霾的责任人。治理雾霾,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参与。
“美丽中国,从雾霾中突围”,请你就个人、企业、国家如何作为各写出一条建议,并说明其经济学依据
建议一:个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企业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三:国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材料一: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力促进水资源节约,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14年5月1日起,上调北京市居民、非居民和特殊行业水价。其中,包括洗车业、纯净水业和洗浴业等在内的特殊行业用水价格大幅上调至每立方米160元。
(1)假如你是洗车房的经理,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用水价格大幅上调。
材料二:业内专家认为,“除了供水成本普遍上涨,水资源费也有上调理由,对北京越来越稀缺的水资源,有必要投入更多力量进行保护和涵养,同时遏制低效用水甚至滥用水的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北京市上调水资源费的理由。
为刺激消费、促进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黄金周”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假日经济”,但也带来了景区拥堵、价格上涨等问题。为引导合理出行,2008年“黄金周”制度做出调整:将劳动节调整为1天假期,适当增加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期。但是,交通不便、旅游体验不佳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2014年,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黄金周”制度可能将进一步调整。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将自身发展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紊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如夸,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不仅可以输出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垒球主要外汇储备圆,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同时,“一带一 路”在提升我国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领域的合作,必将迎皋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
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我国正在从以投资为主导,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变,老百姓可消费、能消费的选择更多了。然而,新的烦恼也产生了,每月的工资似乎总不太够用!单项看起来,电信资费、银行收费都在下调。但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了,原本单一的宽带上网费之外又增加了手机上网费;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了,卫生费却上调了;买房的供房还贷压力大,没买房的房租年年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人们的新烦恼。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说明我们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