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题中,年轻人和老年人对“打包”的分歧启示我们要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漫画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启示是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④认识是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其实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目的性

“少年安能长少年,沧海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下列选项与“存在就是被感知”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