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某校高一学生就学习全会精神在校园网上纷纷留言,请你参与学习交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留言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1)请回答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留言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道理。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留言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仍显粗放;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人才、技术优势不明显,重大环境染污事件时有发生;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日益增多的汽车尾气、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等造成雾霾天气日渐增多。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目前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一段时间,一些低俗的文艺作品常常出现在网络、电视和纸媒上,甚至披着五彩霞衣招摇过市、趾高气昂。有些宫廷戏说、富豪生活、玄幻穿越等等,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低俗之中而大行其道。打着市场需要的旗号,干着低俗庸俗的文艺,把浅薄当深沉,把玩笑当艺术,把歪批当时髦。不仅大大降低了文艺工作者的自身格调,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判断,污染了广大群众的审美视野。
时代呼唤文艺精品,群众期盼文艺精品。一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创作出许多有艺术感染力、让人感动、给人启迪的好作品。比如《士兵突击》,一句“不放弃、不抛弃”,影响着很多人在人生抉择中鼓起勇气,练就恒心和毅力。比如《亮剑》中的亮剑精神,也感召着很多人面对困境时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心,用锲而不舍的执着勇往直前。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激起了多少人的共鸣,涤荡了多少人的心灵。还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同时,传递了多少家乡风味和家庭温情。当然还有很多文艺作品,他们正是远离了低俗,脱离了庸俗,放弃了媚俗,而真诚地用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良知和艺术修养,撑起了文艺精神的风骨和脊梁,也推动着文艺繁荣与发展。
(1)结合材料,谈谈为传播正能量,描绘时代故事,关注百姓悲欢,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结合材料,就抵制文艺低俗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三年我国国企、民间投资及GDP的增长情况表

注:截止2014年9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70.37万户,实有户数中个体工商户占总户数的72.12%。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4亿人,比2013年年底增加2165.73万人,增长9.91%。
材料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2014中国民营经济大家谈”活动中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在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下,民营资本活力得到不断释放,以私营企业为主的民间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各级政府行政审批手续繁琐,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的不公平都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产权纠纷案件不断上升、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家族为主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缺少制衡和监督,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诚信和对法律的尊重信仰,也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经济,将会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1)概括表和注示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打造法治经济对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2)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如何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要依靠创新。近几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向健康方向前进,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改革创新。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所谓加计扣除是指按照所得税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会议确定,从2016年1月1日起,一是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均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二是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总理强调指出,只有通过研发,才能将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保障研发的持续深入推进。减税降费,让创新“开花结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创业者的勇气和底气。
材料二:“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后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这种可以不再依赖装备昂贵的实验室,只通过简易操作的微控制器和编程系统等就可以实现创新的模式,使得基于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创客运动”正在席卷全球。“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免费或廉价的新技术产品,也将深刻地影响社会各方面。“创客运动”降低了创新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中,实现人人创新,全民创造。
材料三: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 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 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 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确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培育“众创空间”,发扬“创客”精神的作用。
(3)新的时代呼唤“创客精神”。请你拟两条宣传语,为“创客”们呐喊助威。

2015年,中央批准福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福建改革开放迈人了一个崭新阶段。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从百姓或企业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福建自贸区设立和发展的经济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厦门自由贸易园区总体方案制定的依据。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拥有十几个跨境民族的云南省,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迎来了新的机遇。
材料一:云南省著名商标“园角刺绣”经历了十多年的市场化历程。“园角刺绣”的老板李洪冰发现游客对当地民族刺绣手工艺品爱不释手,决定创办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厂。他聘请三个设计师进行图案设计,产品融合了民间传统刺绣、剪纸艺术、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工艺,以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刺绣技术和图案造型等多种艺术,精致美观,独具特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目前,该公司已拥有34项国家专利、90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畅销西部省区和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园角刺绣”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上万人致富。
材料二: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句。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中国·老挝”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
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材料三:2015年,中国外交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做好“和平”与“发展”两篇大文章,中国外交越来越具备大国自信。首先,“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其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不断丰富。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理念支撑中国和平发展,也将与世界各国一道走出合作共赢的新路。
第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综合国力在亚洲重返第一大国的地位,要求中国更加切实地维护在海外不断累积的巨大利益,也要承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在解决国际和国内冲突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愿意分享发展机遇”、“欢迎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园角刺绣”的成功对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外交的“大国自信”源于何处,并为我国外交进一步展示“大国自信”提出一条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