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1 月 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而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B.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 |
C.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某地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摆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已经确立的今天,人们对这一口号变成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一变化()
A.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 B.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
C.使文化的功能得到强调和尊重 | D.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而言,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说明()
A.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
B.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C.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
D.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日益激烈 |
美国以外的消费者购买可口可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口可乐承载了一定的美国文化;中国的丝绸、陶瓷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重要原因也在于“物”所承载的“道”——中华五千年文明所赋予商品的独特魅力。可见()
①文化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名牌商品的数量上
③文化是决定人的欲望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美国纽约为了治理地铁站里的小偷和抢劫现象,在地铁里不停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的乐曲。在播放《圣母颂》之后,地铁几乎没有发生过偷窃抢劫现象。可见()
A.优秀的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优秀的文化可以感染人、感召人 |
C.音乐欣赏这种文化活动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
D.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