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A.MnO2 → Mn2+ | B.SO2 → SO32- |
C.Cl2 → HCl | D.PCl3 → PCl5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②物质的熔点Li>Na>K
③微粒半径:K+>S2->F-④单质的密度Na<K<Rb⑤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H2O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⑤ |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2︰4︰1 | B.3︰2︰1 | C.2︰3︰1 | D.4︰2︰1 |
有些化学反应不论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Ba(OH)2与H2SO4 | B.KMnO4和H2O2 |
C.HCl与NaHCO3 | D.Ca(HCO3)2与Ca(OH)2 |
将amol小苏打和bmol过氧化钠置于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测得容器内的氧气为1 mol,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b=2 |
B.容器中一定没有残余的CO2和水蒸气 |
C.a:b≥1 |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