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25℃时,FeS、CuS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6.3×10-18、1.3×10-36。常温时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
B.向H2S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 |
C.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4十H2S=CuS↓+H2SO4不能发生 |
D.将足量的CuSO4溶解在0.1 mol/L的H2S溶液中,溶液中Cu2+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l/L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 |
|
A |
证明二氧化硫漂白性 |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
B |
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
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
C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甲酸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D |
比较锌铜金属活泼性 |
用导线连接两个石墨电极,放入ZnSO4、CuSO4的混合液 |
向80mL 0.1mol•L-1稀HNO3溶液中加入铜粉和铁粉混合物,固体完全溶解,在反应后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铜粉和铁粉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0.168g | B.0.184g | C.0.192g | D.0.200g |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04 g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A |
B.5.6克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0.3NA个电子 |
C.2mol的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14NA |
D.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A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
① |
Cl2 |
FeBr3 |
Cl- |
||
② |
KClO |
浓盐酸 |
Cl2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第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B.第②组事实可以推测:ClO-、Cl-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C.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Cl2
D.第①组的反应只可能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气体与Y气体并发生反应:2X(g)+Y(g)2Z(g),测得在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
B.T2下,在0〜t1时间内,υ(Y)=![]() |
C.M点的平衡常数比W点的平衡常数小 |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