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
B.CuO粉末(Cu)﹣﹣在空气中灼烧
C.KNO3固体(氯化钠)﹣﹣加水溶解、蒸发
D.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40 |
4 |
6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x |
38 |
y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丁为催化剂,则x=12
B.乙可能是生成物
C.x与y之和一定是18
D.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配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B.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50mL量筒中溶解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可能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目的是形成隔离带
C.将煤制成蜂窝煤,能使其充分燃烧,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是重要的糖类物质。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是由24个原子构成的
C.葡萄糖和水两种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