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
C.一定是黑色的 |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
B.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
C.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
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
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
C.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
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
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 |
C.内环境是由人体内的液体组成的 |
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
对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B.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稳定与HCO3-、HPO42-有关 |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葡萄糖的含量有关 |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
如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A.1处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3 | B.5中液体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 |
C.淋巴与5之间可相互渗透 | D.2中的血红蛋白存在于内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