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图甲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其跨膜运输与图甲曲线①和②相符,那么物质X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        
(2)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是否会停止?           为什么?            
(3)图乙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原因是      
(4)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是组成反射弧的____,F为____
(2)B处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呈____(填“正”或“负”)电位。
(3)C结构内兴奋的传导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____,传递的方向为____(单向/双向),原因是:____
(4)若在B处剪断神经纤维,再用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E处,在F处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相应的反应。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③为____, 4 为 _____。
(2)6为_____,7为_____。
(3)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____。碳在生物圈主要以____形式循环。

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最简单的食物链: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的是在图中的哪一点?。繁殖速度在A~B段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②。
(3)种群丙在A、B、C、D这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期;在D处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型。

下图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图所示生态系统有食物链条。
(2)该生态系统所需能量最终来自。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4)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2分)。

A.使废物资源化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有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5)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6)下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一地段蚯蚓数量的变化,在图中C点时,蚯蚓种群数量将。K值的含义是。如果要防治害虫一定选在点之前。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小时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幼苗弯曲生长的是装置。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号装置之间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②根据号装置之间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其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系。
③根据号装置之间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