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地处内蒙古河套腹地, 如图,境内因黄河冲积层在长期风蚀作用下形成许多风蚀洼地和黄河改道时冲刷的天然壕沟。这些洼地与壕沟长年积水,形成大小不同的海子(湖泊,俗称泊尔洞)。回答下列各题。诗句中”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描述的景象反映了
A.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C.非地带性规律 | D.河套地区距海较远 |
关于五原附近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冬末春初,河套地区河流有凌汛现象 |
B.植被以阔叶林为主 |
C.农业灌溉易出现土壤盐碱化 |
D.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 D.大气的吸收作用---B |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甲 地 |
乙 地 |
丙 地 |
丁 地 |
|
白昼时间 |
5时30分 |
9时09分 |
11时25分 |
13时56分 |
四地中只有一个地方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④地方时差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 ”代表河流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黑子的面积可能有地球那么大 |
B.太阳黑子多的年份到少的年份平均间隔为11年 |
C.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本身活动的强弱 |
D.黑子看起来像是太阳表面上的暗黑色斑点 |
图示信息说明1880~1960年
A.黑子数增多时北半球降水减少 | B.黑子数减少时北半球降水增加 |
C.黑子多少与北半球降水呈负相关 | D.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 |
下列各选项中,可构成天体系统的是
A.地球和月球 | B.北斗七星 | C.地球和金星 | D.小熊座诸恒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