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京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点的大小表示城镇规模,点越大规模越大),读图分析北京地区城镇分布的特点为
A.平原地区比山区城镇数量多,密度大 |
B.山区城镇数量少,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 |
C.城镇规模越大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D.城镇规模越小数量越多,服务功能越强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C.西北风 | D.东南风 |
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A.淮河进入汛期 |
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
C.南京昼短夜长 |
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斯里兰卡的首都)的船只顺风顺水 |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下列问题。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 )
A.9∶00 | B.12∶00 |
C.15∶00 | D.18∶00 |
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图中小河自西向东流的是()
A.甲图 | B.乙图 | C.丙图 | D.丁图 |
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均正确的()
A.甲图 | B.乙图 | C.丙图 | D.丁图 |
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城市化过程一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的变化)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下图表示某城市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市中的A、B两个区域比较,有关其城市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区域较低 B.A区域较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B区域 ( )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
B.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 |
C.目前人文城市化指数较高,需加强城市道路建设 |
D.城市建设较落后,需提高人口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