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段时期内我国某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寒潮来临之际,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蔬菜冻害,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材料一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
(2)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地图
材料二:据众多媒体报道,目前,大约有6.5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开展经济活动,台商大多选择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投资基地。
(1)台湾自古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从地理学角度加以阐述。
(2)台湾省多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重要区域经济圈分布图”,回答问题。(共13分)
(1)中国主要区域经济圈集中分布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三大经济地带的;
地势三级阶梯的。这表明、、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在我国重要的经济圈中,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的是(填图中代号)。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地区必将面临等系列问题。
(3)对此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振兴资源型地区的经济。
下图为“北京时间为10点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月日前后,南半球正值季。A地再过小时进入午夜。
(2)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B地相同的纬线是。
(3)此日,C点昼长为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点
(4)E地所在经线为,由D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向(南或北)偏转。
(5)分别写出此时D、F二点的太阳高度。DF
(6)这一天厦门直立物体正午影子朝向是。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及太阳光线。
⑵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正值____________(节气) 。
⑶ 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4)此时表示晨线的是。F地的昼长为小时
(5)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所占比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