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居民的银行储蓄节节上升的趋势,国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回答:
首先,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通过减少居民对养老、医疗的顾虑,刺激居民消费。这说明__________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A.收入差距 B.未来收入的预期
C.物价水平 D.当前的收入水平

国家还可以采取降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刺激居民消费,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是
①存款利率降低→存款收益减少→居民减少存款→消费需求增加
②存款利率降低→存款收益减少→物价水平降低→消费需求增加
③贷款利率降低→还贷压力减小→居民增加贷款→贷款消费增长
④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增加贷款→投资需求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真理是客观的,只有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才是真理
B.真理是有条件的,懂得越多越接近真理
C.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懂得越多谬误越多
D.认识具有无限性,不可能真正认识真理

李克强说:“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不能什么事都跑到北京来批,批了也管不好。”说明
① 实践比认识更重要② 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③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苟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 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种分歧体现了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到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已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人均居民储蓄超过3万元,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居民储蓄率超过50%,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回答小题。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得的经济信息是

A.存款储蓄是居民最好的投资方式
B.老百姓观念落后,不愿消费
C.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居民个人收入居世界前列
D.说明百姓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寄希望于增加储蓄防范风险的心理

凡事过犹不及。专家指出,一定规模的储蓄意味着有更多潜力进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过高的储蓄则说明消费低迷,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储户利益也受到一定侵损。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C.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