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谁都担心失业,一旦失业也要勇于面对。如果我们把失业变成“转”业,也许会发现一片新天地。一个“转”字,说明变换工作岗位是一种正常现象,要求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一个“转”字,要求我们不要沉湎于固有的旧东西,要不断学习新东西;一个“转”字,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鼓起奋进搏击的勇气。失去旧岗位,常常预示着新的就业机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道理说明应该怎样对待岗位的正常变换。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网站上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千上万的留言,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网站和网民渴望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让总理更多地了解民生、民心、民意。无论是诉求表达,还是批评建议,都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地总结、分析。
请回答
(1)网民向政府表达合理的诉求、献计献策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一种方式?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有序的政治参与?
(2)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8%和8.5%。

世博会留下了人类在文明与科学之旅中的许多辉煌,现代社会的不少概念和活动方式都是从世博会开始或从世博会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走进世博”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看文化
世博的精彩就在于世博是一个展现文化多样性的最好场所。在班级讨论会上,有的同学提到去看:墨西哥馆展示的“身披羽毛人物版画”的玛雅文化、法国馆展示的“青铜时代”的罗丹雕塑、非洲联合馆展示的“非洲权杖”、丹麦馆展示的“小美人鱼像”……
有的同学提出去看:意大利馆展示的中国“福”字、挪威馆展示的的中国竹子,墨西哥馆展示的中国风筝,波兰馆展示的中国剪纸,瑞士馆展示的中国阴阳理念设计图案……
(1)世博的精彩启示我们应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
品主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在班级讨论会上,有的同学谈到:世博园区巧借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理念,利用自然风组建风道,减少空调的使用;传统中式建筑斗拱式样的中国国家馆,能耗可降低25%以上;挪威馆由15棵形态各异的“树”支撑,让人呼吸到来自挪威森林的清新空气;“柳条编织的篮子”装进西班牙人对于“绿色建筑”的奇思妙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太阳能……
有的同学还谈到:本届世博会展示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新产品、新技术。如,会呼吸的房子、能开上阳台的小汽车、演奏小提琴的机器人、剩饭剩菜能发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品味城市应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树形象
世博会的召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在班级讨论会上,同学们一致倡议:一定要“告别陋习,提升素质”,“告别高碳,低碳生活”、“告别幻想,面对现实”、“注重细节,从自做起”……
(3)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国家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限2OO字以内)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实现全民医保,是奥巴马竞选总统时许下的诺言。2009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出医改法案,但由于共和党议员在国会中一直加以阻扰而使法案搁浅。在奥巴马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历经十多个月的艰难谈判、几经妥协和修改,2010年3月21日,该法案终于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后经奥巴马签字,成为法律。
材料二:在我国,法律的制定是在广泛听取民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立法机关多次审议,由代表们充分讨论最后表决通过的。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表决最终以绝对高票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
(1)结合材料一,简析美国医改法案艰难出台和奥巴马政府不懈努力的原因。
(2)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必要性。

A [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假定某家庭的消费和收入之间有下表所示关系:某家庭消费函数(单位:人民币)

年份
收入(元)
消费(元)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2006年
12000
11600
0.75
0.97
2007年
13000
12240
0.64
0.94
2008年
14000
12830
0.59
0.92
2009年
15000
13360
0.53
0.89

材料二:制鞋厂张老板预测:投资1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20%;投资2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10%;投资3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2%。
材料三 :李先生为了购买生活资料的便利,为了应付以后的不测之需和便于在股票市场上适时购买股票,手中始终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1)上述三段材料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凯恩斯把上述经济现象分别称作什么“心理规律”?
(2)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上述三种现象的存在对就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