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12年的23倍。要解决上述问题,下列建议可行的是
①在收入公平的前提下兼顾效率 ②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③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④扩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 “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2014年7月,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带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PEC蓝”“萌萌哒”“暖男”入选2014年度“汉语盘点”新热词,这些新热词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主要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
B.文化创造的主体是语言文字工作者 |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D.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同步 |
2015年6月厦门大学学生进行了一组“语言的力量——凭借公益广告语的力量改变市民不文明行为”实验:针对厦门大学城附近的横穿马路现象,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观察不同标语对行人横穿马路行为的影响效果,根据下列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
标语组别 |
横穿率 |
无标语组 |
70.02% |
“请走人行天桥”组 |
69.78% |
“走天桥比横穿平均只多花9.4秒”组 |
60.96% |
“你丑你横穿”组 |
40.12% |
A.同样的文化环境产生的文化影响并不稳定
B.我国公民的规则意识和公共素养比较欠缺
C.“外在刺激”虽有效,未必能成治本之策
D.城市管理应该减少人文关怀,多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