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版权贸易状况(单位:项)

注: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
材料二 近年我国某省出版集团坚持“跳出出版做出版”的经营理念,探索出了一条跨界对外贸易的新路:控股成立跨国出版集团,大量引进介绍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旅游类的图书;在做好图书出版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录入、印制外文图书、动漫加工外包等“文化服务贸易”和加入中国元素等附加值的“文化装备”上,甚至是直接进行实物出口和资本投资,既延伸了产业链,也使得图书版权输出有了更多的嫁接渠道。2012年,该集团的版权输出数量从2005成立之初的5个发展到801个,连续6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蝉联版权输出第一,而且大大提高了版权输出的质量。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积极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出几点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文化创新的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的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精神的讨论和提炼。如南京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济南的“诚信、和谐”;常州的“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对人口问题认识过程的哲学依据。
(2)请说明这些城市精神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

材料一

材料二: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国八条”提出,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材料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将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70%以上,并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万套。
材料四:2011年4月6日中国未成年人专属网报道,位于北京西城区陶然亭粉房社区内拥有百年历史的各色会馆,其中包括梁启超曾居住的“饮冰室”。如今,该社区的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都披上了大大的“拆”字。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北京的会馆正逐步减少,专家称文化遗产不应拆。
(1)材料一中的走势图和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建住房价格不同控制目标提出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做法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 10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成为继“煤烟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气污染问题。调查统计,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平均占66%,由此可见,不良的室内空气对人类健康造成最直接的伤害,伤害最大的是呆在室内时间最长的人—老人和小孩。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平均每天大约死亡304人。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厨房的油烟等,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医用废物等也相当常见。
(1)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之一。请谈谈应怎样树立和遵守社会公德。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避免受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伤害。

( 10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某市2011年两会期间,报社开辟《请代表委员讲话》专栏,记者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出民众最关注的房价、交通出行、物价上涨、入学难等十大话题,市人大代表提出57件议案,大多聚焦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市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实现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政府必须扎实做好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工作。该《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委员审议讨论,顺利表决通过。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
(2)根据上题答案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阐述该市人大应如何推动政府抓好民生项目的建设工作?

材料一 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彰显着“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材料二 2011年1月3日,重庆卫视推出全新版面,全天候全力打造“中国红”频道特色。以大型电视栏目《信念》领衔,评述杰出人物,感悟崇高信念;《经典电影赏析》搜罗红色经典电影,带领观众重新领略“最有价值”作品的魅力;《记忆》、《民生》等多个红色栏目合力打造“红色时段”。 重庆卫视此番改版,在全国独树一帜独具红色魅力。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纲要》为什么要彰显“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2)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民族精神角度,谈谈你对重庆卫视全力打造“中国红”频道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