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书吴、潘二子事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井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日:“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旱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目双盲,不甚通晚古今。以史迁有“左 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钱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钝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昊、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几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夸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日:“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
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直之荣。之荣八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钱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问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昊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
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责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
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干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节)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乃与之交亟:经常 B.遂之荣谢:感谢
C.官不能堪:忍受 D.予之适越潘子时过:拜访

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庄氏难作”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 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     ②书几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③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  ④摘忌讳语,密奏之
⑤四大臣大怒   ⑥所杀七十余人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炎、潘柽章两人都是优秀人才,明亡后他们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而自豪。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因此参与编辑庄廷钱的《明书》。
C.潘柽章被捕后没有像吴炎那样慷慨陈辞,痛骂不绝,主要是因为担心连累母亲。
D.作者详叙了吴炎、潘柽章两人蒙难的原因和经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译:                                           
(2)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所市于人者,将以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暑不溃涉:经历
B.将以笾豆实:填满
C.而独不子所乎足:值得,配
D.赫赫乎可也象:效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市于人者彼与彼年相
B.盗起不知御蟹六跪二螯
C.今子是不察师道不传也久矣
D.予默默无以应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可说是全文的印子,作者先写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却如败絮之劣,鲜明对比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发问
B.以卖买双方一问一答,由表及里,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塑造了一位类似于东方生这般滑稽搞笑的小商贩形象。
C.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柑的外形与内质的对比、文官武官外表和本质的对比等,同时全文在语言上以散句为主,使得文章虽短而气势壮阔。
D.这篇文章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峰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士,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之滫渐:渐渐 B.白沙在涅:黑土
C.不深溪临:面对 D.游必士就:接近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使之也輮使之
②不扶直蟹六跪二螯

A.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然”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然”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甲)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人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比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比喻人是可以塑造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B.不相师耻:以……为耻
C.士大夫之族:家族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惑:糊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或师焉,或不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善假于物”。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迁。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返。 (节选自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师 道 尚 存 故 其 学 者 各 守 其 经 以 自 用 是 以 汉 之 政 理 文 章 与 其 当 时 之 事 后 世 莫 及 者 其 所 从 来 深 矣 后 世 师 法 渐 坏 而 今 世 无 师。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