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汗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扬帆。②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剌史桓伊曾在庐山为他建造禅寺,名“东林精舍”
一、二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三、四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析。(3分)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欢乐
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填空:
在这首诗里,诗人从等不同角度,描写了“快乐”。
诗歌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请结合诗句对其比喻及其效果作一点具体说明。
诗人自己对这首诗这样解读,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你怎样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春天是令人欣喜的季节,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有人说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②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②巴陵:今指岳阳。
“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 a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 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 c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细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注: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
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这首诗中有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