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0g的甲 |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
2010年年初,新疆西北部出现了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暴雪给人们的出行及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下列与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雪是一种单质 | B.冰和雪的主要成分都是水 |
C.当雨雪成为冰冻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 D.冰雪融化的过程是一种化学变化 |
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 | 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 D.三个实验都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下列初中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 B. CO2 | C. O2 | D.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