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都为+2价)。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的活动性比甲强 |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 |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我市的三江县是茶叶产地,众多产品中的“三江红”茶香飘四海。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B.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C.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B.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
C.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 D.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
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