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循环及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由A、B、C、E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称为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是循环。
(2)写出水循环环节名称:B, F。图中⑤处的地质构造是。
(3)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是人类对水循环中 环节(填字母)施加的影响。
(4)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并在四大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___________交换。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地形类型是。(将图中50米改为8米)
(2)该地地质构造在形成时受到力的作用。
(3)甲地地下的地质构造是。石油、天然气多存储于(甲/乙)处地下;如果在该地地下较深处修一条东西向隧道,应选择(甲/乙)地。
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完成各题。
(1)A、B、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A→B→C自然景观的过渡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以差异为基础产生的。
(2)乙海区洋流的方向和北半球(气旋或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相似,其中洋流a的性质为流,甲岛附近世界著名的渔场为渔场。
(3)F地位于地中海东岸,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形成原因是此时该地。
(4)D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地区发展该类农业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一是:;二是:。
(5)下列关于该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S技术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空间定位到 B. GPS技术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
C. GIS技术分析冰川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D. 地理信息技术是唯一的研究手段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两图中所表示的A、B、C、D的节气是否完全一致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图1中_______点(填字母)附近时,公转速度相对较快。
(3)图2中,太阳直射点从_______点到_______点(填字母),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灾害最大的季节。
(4)在图2中,当太阳直射点由A→C的移动过程中,扬州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海的区位与资源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南海岛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
【材料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目前已占世界第二位,其中石油的需求量激增,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提高。
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建设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能力总计1400万吨;目前,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计划建8个基地,包括广东湛江和惠州、甘肃兰州、江苏金坛、辽宁锦州、天津等地,预计2012年全面完工;2011年4月,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中,重庆市万州区、海南省和河北省曹妃甸都有望入选
【材料三】从2011年6月4日公布的渤海漏油事故已经使84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被污染,目前正在封堵漏油点,对海洋环境的治理随后开展。
(1)南海是____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走廊。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控制了从_________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2)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气候条件的共同点是______。
(3)我国前两批石油储备基地中(除兰州)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等。
(4)中科炼化(中国和科威特合资广东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项目从广州南沙移到湛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根据对渤海漏油事故的关注和思考,解决沿海地区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