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某地人文景观照片

(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并分析其成因。(4分)
(2)材料二中的照片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人文景观,说出其反映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2分),并解释该特征的主要成因。(4分)
(3)简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并指出两地应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后回答

(1)A点高度是___米,B点高度是___米,A点大约在B点的___方。
(2)图中整列山脉的___坡陡峻,___坡平缓,原因是__
(3)D点比C点高出___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___高度。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8分):

图1图2
(1)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2)锋面的位置是倾斜的,一般都倾向_____________气团一侧;
(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从这点看,降水一般位于_________气团一侧,就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锋后);
(4)图3为图1所示锋面经过宁波的过程,移动方向为从甲到丙。当锋面位于甲处时,乙处的气温较甲处 ____________,当锋面位于乙处时,市区往往出现___________天气,在锋面从乙处移到丙处的过程中,市区气温的变化是___________,气压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图3

下图为全球近地面风带和气压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读后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22分):

(1)写出气压带名称:A ______,B _______,C __________;
(2)写出风带名称:U ______,V ____________,W __________;
(3)气压带的形成主要有热力和动力两个因素,B气压带的形成主要是_______因素,C气压带的形成主要是___________因素;
(4)若风向用8个方位表示,S风向与V风向是有差异的,S为______风,V为__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中国自然灾害朝代分布

表二古代欧洲国家各种自然灾害每四百年发生次数

——卜风贤《中西方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
材料二: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欧洲和中国,对人口增长的反应都是去开发更多的土地……据估计,当初自然林曾覆盖着整个(中国)国土的四分之三,而耕地的逐渐扩展,连同砍树当柴火,就使该地区的自然林持续减少,直到19世纪初大部分地方已完全失去森林。到20世纪初,森林只限于难以接近的地方和山区,而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不到国土的5%。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材料三:沙尘暴是近年我国北方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图是我国某省区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减少的原因。你认为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和森林覆盖率减少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关系?
(2)中国自然灾害中,除地震外,还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较多。请综合分析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成灾的自然原因。
(3)据图分析该省区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自然原因。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的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布图,右图是该区域农牧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分析该地区不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在极干旱时,人们大量利用水资源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2)右图南部为__________农业带,中部、北部为________农业带。并分析图5中A地区牧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左图中B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推测图示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