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列各题。
①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能够体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诗句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与诗句③中“夜雨”的形成相关的是    (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山谷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 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2000年和2050年(预测)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据此回答(1)—(3)题。

注:灰色表示2000年的情况,白色表示2050年的情况。
(1)如果要绘制如图所示的人口统计图,应具备的数据资料是(  )
A.出生率、年龄段比率
B.死亡率、性别比率
C.出生率、死亡率
D.年龄段比率、性别比率
(2)2000年,我国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小
(3)据图推测,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
A.劳动力比重增大   B.性别比例平衡
C.老龄化趋势严重 D.独生子女减少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图1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图2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图1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