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列各题。
①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体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诗句是 (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与诗句③中“夜雨”的形成相关的是 (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山谷风 |
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8:20 | B.12:20 |
C.16:20 | D.20:20 |
假设地球为正球体,如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A.K点在Q点的正西方 |
B.MQK弧长小于MPK弧长 |
C.弧MPK是MK之间的最短航线之一 |
D.b点在M点的东北方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
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
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
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
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 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A.丁→甲段 | B.甲→乙段 |
C.乙→丙段 | D.丙→丁段 |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
B.走向为东北—西南 |
C.长度约为6千米 |
D.穿越山脊地区 |
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4-8月不同纬度的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下列小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②④① | D.④③②①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线速度④大于② | 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①小于②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③小于④ | D.a月某日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②小于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