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是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对葵花籽需求量大大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
材料二: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它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喜欢充足的阳光,其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壮能防止徒长;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育后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实饱满。
材料三: 2013年3月8日下午,随着冷空气前锋不断逼近,蒙古国中部出现沙尘暴。14时,新疆淖毛湖出现强沙尘暴。晚上,内蒙古地区中南部出现扬沙,局地还有沙尘暴。“大风将沙尘卷向空中,在高空西北气流作用下飘向华北平原地区”。 西北农牧区过度樵采是荒漠化原因之一,荒漠化加剧了沙尘暴,成为北京的沙尘暴重要沙源地,北京“雾霾未去、沙尘再起”。

(1)据图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如何有效解决沙源地农牧区的生活能源问题,以缓解北京的沙尘暴天气。(8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位于的地理单元是()

A.①—一澳大利亚东北部 B.③一一法国塞纳河流域
C.②一中国东北平原 D.④一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③和②比较,③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大于②地且气温在0℃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

A.纬度高低因素 B.海陆位置因素
C.大气环流因素 D.地形因素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河湖众多,蒸发量大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

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
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区

甲处光照强、热量条件差,说明当地

A.太阳高度角大,但日照时间短
B.晴天多,云层薄,保温弱
C.纬度高,白天少云,晚上多云
D.大气削弱少,冬季风影响时间长

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

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 B.丙—天然橡胶基地
C.乙—草原畜牧业基地 D.丁—春小麦基地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图

材料二海水盐度是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而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
材料三挪威西南部的卑尔根被称为“欧洲的雨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250mm、降水天数235天。1990年1月3日至3月26日连续下了83天雨。
(1)形成图示地区众多湖泊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2014年冬至是12月22日7点零3分(北京时间),此日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罗瓦涅米昼长为 小时。
(2)渡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其原因是什么?
(3)卑尔根降水日数多的原因是什么?
(4)丹麦被称为“欧洲的肉库和奶桶”,肉类、奶酪和黄油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请分析丹麦发展乳肉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 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因为受到来自 洋的 季风的影响。
(2)分析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
(4)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 “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